新修订的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。4月27日,北京市召开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进展情况通报会。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行业管理处副处长乔剑平介绍,对垃圾分类、存放、处置不达标景区,在年度复核中要求景区限期整改,整改仍不合格者要降低或取消景区等级资质(4月28日《北京青年报》)。
《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A级景区11924个,全年接待总人数60.24亿人次。在推广垃圾分类的过程中,景区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。然而一直以来,垃圾管理都是让景区头疼的大问题。旅游高峰后的很多景区都是遍地垃圾,塑料袋、空瓶、食物残渣堆积成山,青海著名的“天空之镜”茶卡盐湖就曾因为垃圾问题而封闭整顿。
眼下,垃圾分类成为大势所趋。作为重要的公共场所,景区垃圾分类不仅能保护景区自然环境,更能降低景区垃圾处理的成本。当然,强化景区做好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,不能仅靠景区的自觉,更应加强政策引导。对于广大景区而言,等级资质无异于一张金字招牌。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施行后,垃圾分类开展情况将影响等级景区评定,垃圾分类不达标景区将被降级。这必将倒逼景区更加重视垃圾分类,从软硬件方面加大投入。今后,各地应借鉴北京的做法,积极将垃圾分类与景区评价挂钩,在景区评定及复核中,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制度落实的权重。
除了考核管理外,各级文化旅游部门还应加强对于景区垃圾分类的指导,推广景区利用新媒体、新技术开发垃圾分类指南的经验做法,鼓励景区面向游客开展垃圾分类回收、文明旅游有奖活动,从而培养游客垃圾分类的意识,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、垃圾分类活动中来。
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:湖北现有确诊病例首次降至50例以下
武汉: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实现“清零”
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 九种情形从重处罚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3月全国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10411起
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:全国新增境外输入病例23例 主要来自与我国接壤国家
最高法: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
武汉:治理环境筑牢公共卫生防线
12个省区市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
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:境外输入和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均连续3日在10例以下
365app